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中国书法家前100名
近些年来,书法家突然多了起来,他们背景深厚,身份神秘,头衔众多,其宣传册页、名片满天飞。名片显示为全球级、世界级、全国级、中华级……
其头衔更是雷人,不是某协会主席、副主席、理事,就是什么院长、博士生导师。一些所谓创新派的书法家打着创新的名号,将书法文化弄得乌烟瘴气,甚至出现了“吼书”、“射书”等声怪表演。如此一来,让行外人士对书法的定义感到迷茫。
有人归纳一下,总结出当代书法界“十大创新人物”。
第十名:刘彦湖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他的本事之一,在于创造甚至可以说杜撰一些字的结体,故名气很大。
有人说,他的字气息醇古,直追甲骨时代,看了这位大师的字之后,觉得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也许是不愿在作品中掩饰本性,他的作品有一点冷峻,实在是太冷了!
第九名:胡抗美
曾任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青少年委员会主任……头衔多的数不清。
胡抗美书法作品
网友评价:照大师所说,他的书法只能给哑巴看,而且还要规定不准打手势。人不夸而自夸,杂乱无章与丑书无异,马路上随便找个孩子写的字都比他的好看。
诚然,胡抗美先生的草书创作是有实力的,也在现代性的探索上有所成就,但就其近些年作品来看,他似乎也开始寻找创新的捷径了。
第八名:白砥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他认为,现在的书法展览上的作品,大都是模仿别人的,不是照着古人写,就是学当代人的,并没有写出自己的风格。而书法家就是一种创造性地创作活动,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如果模仿,那就不是书法家了,也不是书法艺术。
为此,他主张书法不只是单一的美观,而还要体现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文精神,书法是一种“道”。这就是书法艺术,也是书法的创新。
许多人将他的书法视为“丑书”,他说,真正的艺术毕竟只是少数人能够欣赏的,即所谓“曲高和寡”。
第七名:于明诠
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
于明诠认为,书法艺术是人的生命艺术,作者与作品是不能分开的,只有把书写者的见识与才情写到书法的线条里面,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字如其人”,这样的楷书才能生动感人。如果再像唐人那样写楷书,就是“死路”一条!
而真正让于明诠名声大噪的,是他在“流行书风”中所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书法风采。看来,王镛、曾翔等创作个性强烈的当代著名书法家,深深影响了于先生的艺术思维,而具备优秀艺术潜质的于先生自然很快就融入到这个学术性极强的群体之中,并迅速成为佼佼者。
上面这八个大字:血色浪漫,尴尬风流。你体会到它的美了吗?
第六名:何应辉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他字的结构显得支离破碎、东倒西歪、别别扭扭,个人觉得没有规整、严谨、协调的美感。
大家对他书法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能够欣赏他书法的人,说这是天真烂漫;不会欣赏的人,说这是“丑书”。
第五名:石开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
在石开的书法世界里,作为文人写意的纯粹意义上的书法创作已经被弱化了,轻松代替了严肃,游戏取替了正经,情调化的书法氛围在作品中弥漫。我们似乎还可以从他的字体结构中,看到石开为此自信而神秘的诡笑。
与一般书家逃避、拒绝批评不同,石开似乎有着开门纳谏的非同一般的大度,这也许是缘于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创作寂寞。艺术上的超乎时流,似乎使他特别渴望得到曲尽其致的知音赏会。
其心目中的钟子期,应该不是你,不是我,也不会是普罗大众!
第四名:沃兴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沃兴华认为:“写书法的古人,大多都是诗人和文学家,他们在写自己的诗句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释读层面的,要让别人认识。今天的书法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创作的时候,应该更加注意视觉效果。也就是说,书法欣赏,不再是阅读,而是视觉上的观看。”
按照他的意思,现在的书法,已经纯艺术化,跟字体无关。写出来的东西,别人认识不认识已经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这种想法成立不成立呢?鄙人才疏学浅,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第三名:曾翔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全国十六所大学特聘教授。
曾翔为了写大字作品,时常弄得满身墨汁,而且在写字时,往往还会大吼一声,后来许多网友便称呼曾翔为“吼书”。
曾翔的字,有的人叫它“儿童体”,有的人叫它“丑书”,也有的人叫它“狗爬体”,总之,曾翔的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傅山提出了“四宁四毋”,即:“宁丑毋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在此基础上,以至催生了“以丑为美”的“丑派”书法,傅山也便成了“丑派”书法人的鼻祖。
说实话,曾先生的“守拙”这俩字,我基本看不懂啥意思,也猜不出是要表达什么内容。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确实够“拙”。
第二名:王冬龄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理事,浙江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进修学院副院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客座教授。
王冬龄在书法界精彩不断,他的创作,频频在书画界引起阵阵波澜。在一次拍卖会上,王冬龄所作的一幅“乱书”作品,仅仅只有20个字,最终拍卖了27.5万元成交,平均一个字高达1.37万元。
2007年7月,他在中国美术学院体育馆创作了巨幅草书《老子》。这幅4.95米高、37.5米宽的巨幅创制,再次创下书坛纪录。
王先生提出,古人的书法是字与字、行与行都有间距的,而他却要与对人对着干,消灭这些距离,就形成了自己现在的“乱书”,反而让书法的艺术性更有意思了。
他的墨宝,您能认识吗?
第一名:王镛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
王镛如果不能排名第一,可就太委屈他了!
据王先生讲述,他悟出了篆刻的审美品质首先要“古”。群体的求新意识往往使审美丧失高格调,只因低俗的美本来就容易赢得多数受众的青睐,这在物质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更突出了。 实际上,高古、古雅、古拙、古朴等等的对立面肯定是俗媚一类,属于大范围的审美群体。
“古”的审美体验源于大自然,因为先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故易与大自然融合亲近,现在人欣赏不来,也不觉得美。
他认为,一旦进入艺术的精神审美层面,“巧”虽然“新”,却一定近于“俗”,“古”却成了很难企求的高格调。
他的意思就是:咱们所认为的美,其实就是俗!
正因如此,他的名字曾一度成为丑书的代名词,有人说他是丑书的始作俑者,这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来看,倒是名符其实。
后记
有网友说:小编,邵岩、沈鹏、刘洪彪,张旭光、等大家排不上,他们要骂死你!
尤其是邵岩的射书,是拿着装满墨汁的注射器,向纸上随意喷射,没有任何书法功底,就如儿童胡乱涂鸦,最终的作品连字都算不上,不堪入目。
可如此丑作,竟能拍得3万一字的价格。这样的高价,无疑是对当代书法的一种讽刺。
?不管是曾翔,还是邵岩,还是王冬龄,他们的这些表演无一不是现场人山人海,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让他们觉得具有说服力。模仿者络绎不绝。“丑书”因此横行天下。
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曾有过专职的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他们的本职都是朝中高官,根本就不靠写字混饭吃。
不管他们的书法是否一字千金,最初的书法只是怡情,而不是作为养家糊口的方式,也正是如此,才能用本心来书写。
反观如今的书法家,书法对于他们,只是用来养家糊口的工具罢了。只不过,他们书写的字体,如果从篇幅中一个个择出来,恐怕连自己都不认识吧?
近些年,总有那么些人,他们装束怪异,长须飘飘,故作道骨仙风状。每到一处,立马亮出所谓作品润格、等级证书,张口价格就是上万……
他们的名片上,名头五花八门,善于炒作自己,表演极度夸张,富含气功、太极、街舞等成份,斗笔乱飞、墨花四溅。更有神人把书画庸俗地结合起来,写“舞”字画高跟短裙美女、写“福”字画寿星拄拐、写“佛”字有人跪地、写“马”字奋蹄扬鬃、写“虎”字一托两米……
凡此种种,极尽炫耀之能事。说白了,就为了一个字——钱!
感谢大家阅读,文中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