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是几本 江汉大学是几本

时间:2023-04-27 06:5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9666 评论:0

我把这次赴北京考试,定为我人生重要转折的起点,而不是从正式读博士开始。回顾这段往事,也让自己更加珍重过去,珍惜现在。(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学术中国 ID:xueshuzhongguo )

12年前的3月14日,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到这一值得铭记的日子,内心还是波澜起伏着。由此也能看出,考博之于人生,是多么难忘的记忆珍藏。

(一) 亲历

2004年3月13-14日,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博士入学考试的日子,这也是我第一次经历考博,此时的我是研三阶段,当年6月硕士毕业。因为3月9日需要现场确认、领取准考证这些,所以我必须提前出发。

3月8日晚,我乘坐从哈尔滨发往北京的列车“进京赶考”——之所以用上这个词,是因为清晰记得,在火车上时友人短信(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问我:在忙什么?我答复:进京赶考。因为十几年前,博士、考博这些词,还挺稀缺,而且我是从地方院校报考全国知名的大学,所以内心真有些“进京赶考”的神圣,或者准确说是惶恐。

还记得3月8日白天时,大概下午一两点钟,我跑到书店去买外语听力磁带。不是跑着去的,而是心里焦急,就用上这个“跑”字更形象些。因为外语(俄语)要考听力,占10分,之前实在没有精力顾它,就想着,等晚上在火车上听,又不寂寞,又省时间。

晚上家人送我去车站。这一行,让他们很是牵挂。因为此前我只去过一次北京,高一暑假时。而此次,是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能顺利找到人大校园吗?住处能安排好吗?吃饭问题怎么解决?一个人出行能否平安?——抛开考试本身,这些问题就挺让人惦记的。

我倒没怎么想这些。但心里面压力不小,是源于考试本身。当时我带了很大的一个箱子,因为要在那住上几天,箱子里面装了不少书,是想把那几天时间都占满。不是有意要填充时间,而是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来看那些在家没有看完的书。

我的座位是下铺。安置好后,发现不是我理想的安静环境。周围一群人利用这个空间和这段时间在开会,是安利营销人员,那时正是安利事业非常红火时。我主动靠到一边,和他们并肩而坐。团队负责人先讲,然后每个人都要畅谈,感觉挺有意思的。我也就没安心练听力,后来他们会议散了,我躺下后才开始认真听,也听不太懂,困了累了就睡了。这是我的优点,即使面对重大事情,也基本与失眠无缘。

第二天清早,团队成员们早早起来,继续讨论产品那些。我感觉自己起来不一会儿就到站了。因为路线不熟,加上行李笨重,我选择打车。明显感到北京天气很暖和。从车站到人大校园一路没算堵车。之前我委托的帮助提前订住处的熟人,在人大校园门口对面处等我,这样他可以顺向带我去住宿处。

因为住宿的地方我自己不容易找到,我们就选择在这里对接。这也是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是叔家妹妹的男朋友,后来他们分手了,但那次,还真感谢他帮忙。他帮我订了一个招待所,是一个国家科研院所下设的,或许觉得“国营”色彩更安全吧。那时北京这样的招待所还真不少。

所谓“招待所”,那肯定不如宾馆了,条件很一般,是平房,价格也便宜,屋里三张床,可以选择自己住,包间70多元一天。我很满足,因为我想的就是能自己住、能方便看书学习的环境。这里离人大校园并不近,坐公交得有4、5站,打车10多元钱,但在北京,这就是很近的路途了。

安排好住处后,我就去人大办理考前准备事宜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去人大校园,没有想象中的怎样激动的心情。校门口处贴着“通缉马加爵”的公告,当时刚发生这起轰动全国的案件。看到这个,觉得挺紧张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问,人大校园不是很大,很容易就找到了要去的地方,顺利办好。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几天的时间,我都可以栖居在招待所看书了。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没有心思外出溜达那些。我必须要在考试前把这几本书看完!为什么当时这个愿望这样强烈呢?因为这是实施了很久的一个计划。

从之前暑假定下考博目标后,我就开始博览群书。暑假时各学校招生简章还没出来,也不知道要考哪个学校和哪些科目,那段时间我就泛泛地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书,都借来看。那时我是硕士在读期间。我的硕士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不是名校,但我这样学科却在学校包括在省里,都有影响!所以图书馆里这类书籍很多,记得放假前我好像借了有十本书(也可能没有这么多,有限制的)。

只有放假时间、毕业生写论文期间才让多借。那时属于目标不清晰、针对性不强的博览阶段,一方面为写硕士论文积累,另一方面也为后来有重点地深读精读打基础。再后来,感觉学校图书馆的书看得差不多了,又通过同学去省委党校图书馆借了一些书,还买了一些书。有十多本不到20本那样。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定要在考试前把这些书都看完!

然后我在书架上做了分类,看完的放一摞,没看的放一摞。有一天我无意中说了这个分类。母亲从此就多了一件事情,经常到书架那里去看看,看看我还有多少书没有看完。当然都是我不在家时。后来她和我说,开始时看你有那么多书没看,心里很着急,甚至想,拿过去几本放在看完的那摞里。但是后来,发现没看的那摞逐渐减少,心里也就不急了。

当时我的那种“看”书,不是看表面,而是边看边理解消化,自己去融会贯通,归纳分析,所以看的很累,也很吃力。速度不是很快,当时就想,看完一本就是一本,没有时间再回头翻阅了。即使日日读书不懈,还是有几本没看完,或是感觉没有吃透,所以就带到北京继续攻读了。

在招待所备考的那几天,感觉挺孤独。其实在家时,很多时间也都是独处看书学习,但在异乡的感觉还是不一样。关键也是那个地方挺偏的,加上不是旅行旺季,我在那住了好几天,总感觉只有我一个旅客。白天还好,晚上确实有点害怕。3月的北京风很大,窗户又很薄,甚至觉得不太严实,所以有一种“狂风肆虐”的感觉。

有点夸张了。但是每天刚躺下那阵,心里确实挺慌的,还有两天夜里醒了,风声大的原因。屋子里不太暖和,但也行。有个挺简单的桌子和椅子,能满足我的需求。只是桌椅质量差些,相伴了几天,我的毛衣刮出不少套套,很长一段时间,那件衣服我都留着,一看到那些套套,就想起了难忘的那几天。

吃饭就在附近的几家小吃店解决。面条、粥、包子等,都还行。我之所以不在房间里对付而是出去吃饭,也是想借此机会接触一下“社会”,让自己的心情也轻盈一下。期间前面提到的妹妹的男朋友来看过我一次,让我很温暖。

盼到了考试的日子!早晨我早早就起来,因为也不知道北京到底有多堵车。其实从我住处到学校的这一段,基本都不堵,那时的北京还不像后来那样拥挤,而且那不是中心地带。走进考场,才感觉到自己是有组织的人了。很珍惜!也很努力地去对待这次考试!

一门外语加两门专业课。每科半天,3个小时的答题时间,一分一秒我都没有荒废。每一科都感觉时间不够用。特别是两门专业课,都是到最后时候迫于时间不足匆匆收笔的感觉。在考前复习那段时间,因为专业课压力很大,我在外语上没有下功夫。也是觉得“心里有底”,因为当年考硕士时,我是84分的高分!

硕士在读期间,第一年外语课课时也不少,我也学得挺认真。也因为从小到大,已经历了无数次外语考试,但却从来没经历过博士的专业课考试啊,就感觉很有压力!不知道到底应该准备到怎样程度才能考下来。这种自己设置的“重点”与“非重点”的倾斜,在考试成绩上明显体现出来。尽管外语自己感觉答的不错,但只得了64分。想想有些后怕,因为如果没及格,就是专业课再好,也不可能上去!两门专业课分别是75分、80分。

每门专业课都是考三个大题,我这样分配时间:每个小时答一道题。这三个题目都相对挺“大”的!让你有展开贯通的可能!每个题目我都是先综述后分述。这样层次清晰。分述部分基本都是写到“第五”、“第六”这样层次。所以时间很紧张。这时候就要感谢以前看的那些书了。让答题变得丰富、展开、也多少显得有些深度、厚度。两门专业课到交卷时候,我真是感到自己精疲力尽了,写字太多很累。

而且那段时间我的左手腕有时会疼痛,在家时就有,但是没放心上。以为就是疲劳,后来才知道那是“腱鞘炎”。在考场上,是右手答题,没影响啥。但到交卷时候,需要把试卷折叠整齐放回到信封里,我突然发现,左手已经不能很自如地折叠试卷了,可能也是当时紧张,加上考试时间长累的,监考老师特别和气,走到我这儿帮我叠好装到信封里。

三个半天的笔试之后是面试。因为考生来自祖国各地,路途都很遥远,所以学校想的很周到,笔试面试一起下来。面试就等于是复试,而之前我一直理解为,笔试通过了再另择时间进行复试。所以就没有想到考试前拜访导师那些。当时觉得自己能考上人大这样名校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就抓紧一切考前时间复习,真可谓争分夺秒。也曾试想过,如果自己笔试顺利通过了,到时如果需要再去见导师也不迟。

面试依然考专业问题,分成几个小组,报考同一导师的在一组进行。那年我们那组人最多,19人,所以面试也进行了一天半。我被安排在第一个半天,就是和笔试最后一科直接连上那天。这样安排很幸运,我可以早些返程!面试有几个题目,提前在另外一个屋子里有人组织我们抽签,抽到哪个题目不允许替换。然后谁准备好了就可以进入面试考场答题,没有排序。

我第一个就去了!因为我要坐当晚的火车,担心时间问题(得回到招待所取行李)。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导师!他坐在最中间,年纪最大,和蔼可亲,我猜就是导师了。周围还有几个相对年轻的老师。所有老师们都没有自我介绍,包括导师。我自己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开始按照题签的题目答题。

就一个问题,我陈述了有近20分钟,时间不算短,但没有人打断我。当时我理解的是,我只有这些时间,后面还有人等候,所以我得尽力多答些。可等我答完后,老师们开始追问,我继续答,因为题目我不陌生,他们追问我也没紧张,期间有一个老师问得比较尖刻难答,他自己都说,这样问挺难为你。但是我很镇定,没有不答,当时好像还处理得挺幽默的,老师们都笑了。

这样基本快一个小时我才出来。后来上学后听说,有的面试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最后发言的是导师,能看出他对我印象不错,很亲和,还问了问我以前的成果情况。这次面试我得了5分(5分制)。这也是入学后从档案袋上看到的。公布成绩时只有笔试分数。

总的说,这次考试我比较辛苦,比较孤独,比较让家人惦念,但我感觉自己发挥的还行。也知道能考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或多或少又觉得自己有希望,不是那种很差的感觉。回程时紧张心情舒缓了很多,还买了一些北京特产。要是考的不好,肯定就没这心情了!后来,就被录取了;再后来,就去上学了;再再后来就是一步步,一步步走到现在……

(二) 感悟

若干年后,当回首这段经历时,不仅仅是用文字记录下往昔岁月,待“当你老了”时拿起它在炉火旁静静读;且还特别想和年轻的朋友们做些具体的经验交流:

其一,要不要在考试前大量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因为考博一般都是春季初始时,春节刚过,对于应届硕士生来说,还有写论文、找工作等压力,复习的时间并不很充裕。而且两门专业课一共就考几道题目,一般说来,又都会考一些重点的内容,如果不博览群书,有重点地看些内容也能应对下来。

现在回想,自己那段认认真真、甚至可以说是费了“牛劲”看书学习的历程,很值!于考试本身来说,肯定不是所有看过的内容都会考到,但是这种“猎取”,在答题中能“无声”地体现出来,能体现出融会贯通,也能透过答题本身看出理论功底。另外,考博为了什么?考试及考上不是终极目的。

在考博前如饥似渴看过的那些书籍,直到现在都让我很收益!真正读博时,主要精力也是压力都在论文上,而博士论文题目一般都不会太大,这时更多是要围绕论文选题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要在学校指定的高水平期刊发几篇小论文(其实并不“小”,也是很难的事情),还要有十几万字的大论文(毕业论文)压力,这时其实已没有精力博览群书了。

说实话,读博期间,包括博士后期间,包括现在教学科研中,我再也没有像考博复习那段时间那样系统、深入地去看书,基本都是“实用主义”,需要啥就看点啥。所以,考博前那段有压力背景下的深入研读,已成为我学术基础极其重要的根基,甚至可以说受益终生。2013年12月,我的论文有幸入选“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为省内唯一入选的个人作者,还有幸参加了中央纪念活动座谈会(七常委参加)。

为何如此幸运?博士阶段我研究的是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博士毕业后也没有从事与毛泽东思想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但是考博前,我读了不少毛泽东思想方面的学术书籍,受益于其,加上与当年热点问题“群众路线”的结合,才有了那次论文入选经历。我只想以此亲历说明,如果有志于考博,就应有日后长期做研究的长远想法,那么,就在备考阶段一边复习,一边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这不仅有助于考试,也有助于日后读博期间顺利完成学业。

其二,要不要把考试前联系导师看得那样重要?我是在没有联系导师的情况下就被录取的,不是我有意以此说明自己如何清高,如何实力不凡,都不是!更不是杜撰,入学后导师和同学们也常提前我的这段经历,我还把其写入博士论文“后记”中。这个问题我想也应客观对待。如果有合适机会,提前拜访导师并不就是什么值得非议的事情。

但拜访的目的是什么?我理解的是,应让导师更全面地了解你的学术基础,那么,就带着你的前期研究成果,带着你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思考,包括带着你对读博后研究方向的思考,去见导师。读博后马上就是很大的论文压力,而且现在毕业论文都是盲审,导师也特别希望招来的学生是有学术功底的、有志于做学问研究的。而且,不少导师手里都有挺重的研究任务,多么期望学术功底较好、有志于做研究的你,能成为这些任务的积极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如果这样去想,就知道应怎样对待见导师的事情了。

如果真的没有机会见到,因为有的导师很忙,可以通过邮件等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或者即便这样机会也没有,那也要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因为这些并不是考试设置的必须环节),用你较过硬的基本功,赢得导师青睐。

其三,像面试这样的环节也非常重要。回想当时我是第一个进入面试考场的,实际理由是我着急回程赶路,因为接下来我还要到东北师大继续考博,那时我是把考上的希望更多寄托于这所学校的!但可能给人大面试老师们的印象是,这个女同学很有勇气,第一个就闯进来了!

当时一同考试的是男同学居多。或许因为往昔我有些演讲、语言表达的功底,当时没有感到过于紧张,很镇定大方地自我介绍,虽是应对人生重大考试,但我记得当时自己并没有眉头紧蹙,而是表情很自然。如前面写到,遇到难答的、有些刁难的追问没有流露出畏惧和不满情绪,还处理得很轻松——笔端到这里时,当时我和老师们一起笑起来那个温馨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另外,面试开始时的那段个人陈述问题也非常重要,要注意思路清晰,“第一,第二……总之”,这样层次清晰的阐述总是要比想起一句说一句,更能吸引老师们的目光。当然,要围绕着专业问题展开,这其实又凸显了考前复习的重要性。现在我还记得面试抽到的话题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原原本本的题目已记不清,但核心词是这个,大概是考内容、意义等。

当时我没有只回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基本的这几句话,而是从提出背景、核心要义、重要意义、包括历史渊源、对经典理论家的继承及创新等多个方面展开,所以自述了20分钟多。

然后才有了后面老师们的追问。试想一下,如果几句话就匆匆结束,那可能老师们就没有继续追问的意愿,那可能也就匆匆离开考场,失去了与老师们面对面、让他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你的机会。而且在面试环节,不管是哪个老师的提问,都要认真礼貌地作答,而不能只顾着回答年纪大、资历老的老师们的问题。

写了这么多,也该收笔了。从考博到现在,12年,看似漫长,也就这样过来了。这就是光阴,当回首时,我们总是喜欢说“匆匆”“飞逝”这些,其实真正拥有时,挺漫长,有时也挺煎熬。这是我人生非常好的一段光阴,从而立到不惑,经过这十多年,我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职称也从中级到了副高,没有多么明显的成果,但也积累了一些,也在日日、月月、年年躬耕着。

也是经过这些流年,让我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虽然这是学生时代就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我更加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不公平的事情肯定有!但是只要肯于坚守和付出,就有收获的可能!当然,也可能努力了,但也没收获,那就认为还是努力不够吧!但是如果不努力,是没有收获这一“可能”的!这种信念随着时光的流逝,日益强烈。或许因为考博这一治学之路的开端,是自己很努力,心态很正很纯的态势,所以后面才沿着这一开始,信念越来越坚定!

所以我把这次赴北京考试,定为我人生重要转折的起点,而不是从正式读博士开始。回顾这段往事,也让自己更加珍重过去,珍惜现在;并由衷期望,分享这一段经历及经验,能对那些有志考博、有志走治学之路的年轻人,或多或少有些启示……

作者/陈立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