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民族政策 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
1.什么是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和规定的总和。
2.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政策;(8)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政策。
3.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目前,我国已建立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立了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形式。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色有哪些?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事业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助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4 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公布,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2001年2月28日修正,它是一部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7.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是:(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与全国的发展相适应;(2)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活力;(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必须建立和健全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使自治法更好地发挥作用;(5)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违法犯罪活动。
8.什么是城市民族工作?
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我国,民族工作就是指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而开展的工作。城市民族工作就是指以城市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民族工作以及与城市功能相联系的民族工作。
9.城市民族工作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城市民族工作应坚持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0.《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重点任务是:(1)大力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2)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3)努力提供满足各族群众需求的便捷服务;(4)大力促进社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互助合作;(5)重视做好少数民族社区工作者的培养和使用工作;(6) 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7)切实把社区民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8)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9)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监督检查。
11.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如何?
至1979年,经国务院确认,我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民族,并且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12.如何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中华各民族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多样性统一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大思想基础,也是各民族文化的依托和根基。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是各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13.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怎么产生?
根据《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产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经本人申请或者其他人推荐,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民族事务部门初审,地、州、市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民族事务部门审核,省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民族事务部门批准命名。
14.我国如何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与民族的历史、情感、心理紧紧联系在一起,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支持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5.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16.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是:(1)在政治权利方面,充分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2)努力推进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4)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7.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是什么?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是中央财政设立的用于支持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组成部分。
18.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使用范围有哪些?
按照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要求,结合当地扶贫开发工作实际情况,围绕培育和壮大贫困和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改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确定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
19.公民民族成份变更条件?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
(一)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同的;
(二)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继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三)其民族成份与养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
20.申请变更民族成份需提交的材料
根据《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变更民族成份许提交以下材料。
一、未满十八周岁公民申请变更民族成份,需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一)书面申请书
根据生父(母)的民族成份提出变更申请的,书面申请书应当由直接抚养的一方签署;根据养父(母)的民族成份提出变更申请的,书面申请书应当由公民养父母共同签署;根据继父(母)的民族成份提出变更申请的,书面申请书应当由与公民共同生活的生父(母)与继母(父)共同签署。申请之日公民已年满十六周岁的,申请人应当征求公民本人的意见。
(二)公民本人的居民户口簿及公民的养(继)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依据生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的,需提供离婚证明;依据继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的,需要提供生父(母)与继母(父)的婚姻关系证明;依据养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的,需要提供收养证明;
(四)如居民户口簿不能体现父母子女关系的,需提供公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父母子女关系证明;
(五)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二、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申请变更民族成份,需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一)由本人提交的书面申请书;
(二)公民本人及其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如居民户口簿不能体现公民与父母子女关系的,需要提供公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父母子女关系证明;
(四)其他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