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豆蔻的副作用
草豆蔻《现代本草求真》节选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溯源】
草豆蔻在历代的本草书中并非记载为草豆蔻,而是以豆蔻之名出现在历代本草书籍中,最初出现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曰“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生南海。”之后的《千金翼方》和《新修本草》也都引用了这段。但都无说明是哪种豆蔻,只有“生南海”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推测为可能为岭南地区。
在宋朝以前并无“草豆蔻”这一称谓,只有“豆蔻”这一称谓。在《名医别录》、《千金翼方》和《新修本草》中都有着豆蔻的记载:“豆蔻。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生南海。”,其“生南海”的产地经考证是今天的岭南地区,因“白豆蔻”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舶来品的,因此根据其产地的描述可推测宋代以前的“豆蔻”指的就是“草豆蔻”。
而到了宋代的《开宝本草》为了区分当时的舶来品白豆蔻和本土的豆蔻,特别在豆蔻这一条中加入了注解:“{今注}此草豆蔻也,下气止霍乱。”由此可见在宋代已将草豆蔻和白豆蔻明确区分开了,至此之后历朝历代都将“豆蔻”等同于“草豆蔻”。之后的《本草图经》也同样将豆蔻与白豆蔻分开记载,并且对于豆蔻的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岭南皆有之。苗似芦,叶似山姜、杜若辈,根似高良姜。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纲目》有花微红三字),穗头深红色,叶渐展,花渐出,而色渐淡,亦有黄白色者。南人多采以当果实,尤贵。”
明代陈嘉谟所著的《本草蒙荃》中对于草豆蔻的记载更为详细,曰:“交趾(国名)多生,岭南亦有。苗类杜若梗,根似高良姜。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叶渐舒,花渐出,如芙蓉淡红;实结苞,至秋成壳而熟,秋方老,壳方黄,似龙眼微锐。外皮有棱,(如栀子棱)无鳞甲;中子连缀,(亦似白豆蔻多粒。)甚辛香。应时采收,曝干收贮。入剂剥壳取子,行经惟胃与脾。去膈下寒,止霍乱吐逆;驱脐上痛,逐客忤邪伤。酒毒万消,口臭即解。(谟)按∶草豆蔻用治中脘冷疼,鲜有得其真者,市家多以草仁假代,安获奇功?考究《图经》,着明形色俾后医士过目即知。匪但可取效病患,抑亦不受欺于卖者也。”陈嘉谟不仅详细的说明了草豆蔻的形状功效,而且还提到了当时有药商用其他药材冒充草豆蔻的情况。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豆蔻也有着详细的记载,并且前人说法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李时珍在记载中将“草豆蔻”和“草果”视为一种药材,文中将两个称谓混用,这和当今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需要加以注意。(关于“草果”的详细情况会有“草果”一章单独论述。)
可能是受到《本草纲目》的影响,清代的《本经逢原》虽将草豆蔻和草果分为两个条目记述,但也将草果和草豆蔻视为一物。直到同朝的《本草从新》才将两者明确区分开来,其记载分别是“草豆蔻—闽产名草寇”和“草果—滇广所产名草果”。同时对两种药材的形状进行了区别:草豆蔻形如龙眼而微长,皮黄白,薄而棱峭,仁如砂仁,辛香气和;草果形如诃子,皮黑厚而棱密。子粗而辛臭。从《本草从新》开始草豆蔻和草果才和当今临床实际情况相符。
【名称相仿药物】
在《中国药典》2015版中写有豆蔻之名的就有肉豆蔻、红豆蔻、豆蔻、草豆蔻四种,民间也有将草豆蔻称为大草寇、草寇仁的,但草豆蔻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豆蔻(白豆蔻)和草果。虽都是姜科的但其功效有轻有重和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选用豆蔻家族的时候要区别运用。
【注意点】
在宋朝之前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豆蔻”就是指的“草豆蔻”。宋朝之后 “草豆蔻”和“白豆蔻”是明确区分的。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至清代的《本经逢原》之间,可能将“草豆蔻”与“草果”混为一谈。从《本草从新》开始“草豆蔻”“白豆蔻”“草果”才真正地作为三种不同的药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