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赛特购物中心 赛特购物中心倒闭

时间:2023-04-30 06:1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1310 评论:0

2023年,北京新商业开业量成为全国第一,吸引了众多商业项目加速落户,尤其是外地商企也想分一杯羹。4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4月之后,北京市场还将新增约24家商业项目。加上今年已开业的DT51、西长安中峻世纪城,北京在2023年新增商场近30家,其中不乏首次布局北京商场的THE BOX朝外、更新项目五棵松万达、会展项目北辰荟等。伴随着众多项目入市,北京商业百花齐放且各具特色。不仅能满足不同类别消费者需求,还能跟辐射远近郊居民日常、周末的消费行为,北京商业越来越多元化。

20余个项目密集入市

2023年北京商业将成为全国商业的标杆。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4月之后,北京预计新增商场约24家,大部分分布在北京非核心区域,例如位于回龙观核心区域的首开LONG街预计今年6月底入市;超极合生汇二期将于今年底正式开业;紧邻朱辛庄地铁站的万达广场也将在今年入市。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也将在今年新增25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其中包含通州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远洋乐堤港、通州富力广场和合景泰富等。

朝阳区作为北京商业高地,今年再增十大商业综合体。除了已经开业的DT51,亚奥商圈内的北辰荟预计今年四季度入市,保利广场、东湖六佰本项目、新工体、东坝万达广场、莱太·AT9等都会在今年对外开放。

不仅有新增商业项目,不少调改后的商业项目也选择在今年入市。由赛特购物中心改造的新项目赛特+将在今年下半年入市,目前项目招商率已超70%。在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原有的基础上改造重新入市的项目王府井喜悦将在今年9月入市。

京北、京西加速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新开业的商场发现,郊区逐渐成为商业选址的重点,尤其是京北和京西区域。其中,京北区域包括首开LONG街、超极合生汇、北辰荟等。京西的商业格局也将在今年迎来改变。海淀区西三旗万象汇项目已全面完成施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开业;位于石景山区的京西大悦城预计在6月18日开业;华熙五棵松北区扩建项目和五棵松万达广场都会在下半年迎来入市。

“北京商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商业体‘外围化’成为发展必然趋势,不仅是为满足分散城市中心压力的外围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是对其商业短板的补充。”中国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主任郭增利认为,就即将开业的商业体而言,大多分布在北京非核心商圈地带,而这些商业体的开业恰恰能为北京提供“多中心的商业格局”。对于未有商业新增的区域,可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进行项目自主调改。

根据《北京市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显示,到2025年,在巩固上一轮22个商圈改造提升效能基础上,北京市将完成新一轮54个商圈改造提升,同时加快推进王府井、CBD打造千亿规模国际级商圈,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到2025年,北京将打造2-3个千亿规模国际级商圈,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

外地商企进驻北京

同时,外地企业入京为北京商业注入更多活力。其中,THE BOX朝外是上海TX淮海的兄弟项目,由北京市朝阳区政府联合朝阳文旅集团及u group·年轻力文化消费集团旗下URF盈展三方打造,定位Z世代消费者,引入多家品牌首店,这也是继上海TX淮海之后,URF盈展在北京的又一尝试。除此之外,信达·益田假日广场也看上了北京市场,将于明年初入市,该项目由益田旅游商业负责运营,也是益田集团的首进京项目。

外地企业进京,如何进行本土化改造以贴合北京市场的特点至关重要。不同的城市之间,环境、文化、人的想法等都各有差异,实际上存在着很高的壁垒。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强调,为了防止外地企业进京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需要运营团队更好地结合北京本地市场的特点与需求,要与北京本地的类似商场项目错位竞争,避免内耗,另外项目方要深入了解北京客群,形成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

推动多元商业发展

无论是小体量商场,还是辐射全城的大宗商业项目,无论是满足商务客群需要,还是定位社区商业,抑或是满足Z世代潮流客群,在北京2023年预开的商业项目中都能找到答案。

商业项目的百花齐放,为北京商业带来一片新的繁荣景象,但商业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发展重点。对于商业旧改项目,柏文喜指出,随着商业存量不断增大,属地改造政策的支持下,利用成熟商圈内的老旧商业,通过改造提升其内在活力成为必然趋势。在改造的过程中,商业项目更应该结合周边区位特点、消费者需求进行重新定位,满足新经济时代下的发展需要。

对于新建商业项目,郭增利则强调,未来商场要注重的不单是消费者的消费频率和商场销售额的增长,还要加强对消费者消费黏性的考核。这也要求商业从业者要对商场辐射的人口做个性化的了解,以增加其对该商场的“黏度”。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王思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