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3-05-11 01:5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1824 评论:0

康熙秀才(十九岁),

雍正举人(四十岁),

乾隆进士(四十四岁),

跨越三朝,虽才华盖世,

却直到50岁才做了个七品芝麻官。

诗、书、画均旷世独立,

世称“三绝”,

写下“难得糊涂”流传至今,

他就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当今世人就算不知道郑板桥,也都大概听过这四个字。

郑燮行书横幅《难得糊涂》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云莱借宿一山间茅屋,茅屋主人自称“糊涂老人”,出语不俗,郑板桥猜测老人是位隐退的官员,有感而发,因而题字“难得糊涂”。但郑板桥在这四字的下面,又提了一行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苏东坡回望自己一生,觉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有时候,聪明者只是庸俗的智慧,而愚痴者却有睿智,大智若愚,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无可奈何?还是率真?我们或许要从郑板桥的一生来理解。

身世坎坷,被乳母养大

谈到郑板桥的家世,亦属书香门第,到了他父亲那一代却家道中落。父亲虽有学养,仅考得个禀生,枯守家园,教几个蒙童,生活相当清苦。1693年,郑板桥出生,其时生活已十分拮据。郑板桥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可幸的是郑板桥有一位善良朴实、勤劳节俭乳母——费氏。

郑燮《行书七绝诗》 30X17.9cm 扬州博物馆藏

费氏是郑板桥祖母的侍婢,感主人之恩,不顾自己的丈夫与孩子,而到郑家来共度患难,每日清晨,背负着瘦弱的板桥,到市上作小贩,宁愿自己饿着肚子,总得先买个烧饼给孩子充饥。后来,她自己儿子虽当了八品官,请她回去享福,她仍宁可留在郑家吃苦。

行书论书斗方

郑板桥之后还特为乳娘写了一首诗,诗前缕述患难恩抚的经过情景,诗为:“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资质聪慧,却接连痛失亲人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可不幸接踵而至,在郑板桥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母郝氏去世,郝氏虽为继母,但却贤慧而有爱心,可惜体弱,禁不住饥寒的煎熬。身边亲人的接连去世,对未成年的郑板桥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打击。

郑燮《草书司空曙七绝》 65X100.8cm 南京博物院藏

之后,郑板桥便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在十九岁考取康熙朝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二十六岁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三十岁时,郑父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了。

碍于生计,不得已卖画为生

生活所迫,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

三十二岁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大肆评论当时之人,因而得狂名。在此期间,郑板桥也结织了康熙第二十一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郑板桥三十九岁的时候,徐夫人病殁。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 1752年 22 x 18.2cm 南京博物院藏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那一年秋天,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

1736年,乾隆元年,郑板桥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1737年,郑板桥四十五岁,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便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为妻。

说到这一门亲事,还有一件趣事,郑板桥一日走到一家人门前,惊觉门前的对联是自己的诗作,郑生向户主饶夫人问个究竟,饶夫人说自己女儿极爱郑板桥的作品,郑生忙道自己正是郑板桥,饶夫人马上把女儿饶五娘叫出来,并且把她许配给了郑板桥。但也就是在那一年,郑板桥最尊重和敬爱的乳母费氏去世。

风雨五十载,终为七品官

到了五十岁时,郑板桥终于当上了个“七品芝麻官”,即1742年春天,郑板桥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1746年,乾隆十一年,郑板桥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

仕途不顺:聪明难,糊涂更难

郑燮《行书论书轴》 170X92.8cm 纸本 扬州博物馆藏

可刚好就是在那一年,山东闹大饥慌,人们饿得都竞相易子而食。郑板桥深入民间,洞悉民间的疾苦,而最终却因大力提倡救灾而得罪了巨室,冤枉被参。

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1753年,六十一岁的郑板桥毅然辞官,在惜别潍县绅民时,在所画的一幅竹子上题了一首诗: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其时郑板桥出淤泥而不染,不愿装糊涂随波逐流,说“难得糊涂”,是因为对于品性高洁的人,糊涂太难。

辞官穷困:万事都做糊涂观

释文:删繁就简三秋林,领异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

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行书中堂李白长干行一首 纸本 93.2X47.7cm 四川省博物馆藏

此时的郑板桥,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是为豁达。

最后岁月:清醒于内,糊涂于外

去官以后,郑板桥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风的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郑燮《行书金农诗横幅》 纸本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如此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郑板桥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临死前仍不忘教育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郑板桥是老年得子,可是从来不溺爱,该管则管,该教则教,该罚责罚。晚年患了重病,便命人把儿子叫到自己的病床边,非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儿子领命而去,不一会拥人来到了郑板桥的病床旁说到:“老爷,少爷说他不会做馒头啊!”郑板桥说:“他不会可以去问一问厨师,我一定要吃上他做的大馒头。”

拥人急忙把郑板桥的说告诉了少爷,少爷马上去请教厨师。快到了吃饭的时候,少爷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到底把馒头蒸了出来,连忙装了一大盘子馒头端进了父亲的屋子。可谁知,当他来到了父亲的病床边的时候,这位著名的大画家郑板桥已经紧闭双眼,离开了人世间。儿子放声大哭后,发现茶几上放了一张纸,墨迹还没有干,他连忙拿起来看,原来是郑板桥的几句遗嘱:“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1766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郑板桥去世,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

【板桥三绝——诗、书、画】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正可概括郑板桥的一生,

也是最确切的赞颂。

传统书香门第的楹联常题,

“传家有道存忠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正是郑板桥的最佳写照。

真气、真意、真趣

《兰竹菊》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墨竹图》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鱼竿。

《竹石图》

《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载酒饼,

春风倚醉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

依旧淮南一片青。

从这三首诗中,悠悠然的感受到题诗如画的美外,更可闻到他关心民情,以及因案辞官的高操志节;疏放狂宕中,更见其真性情

独特的“六分半”书体

郑燮《行书页》 1738年 纸本 纵24.2厘米,横28.3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郑板桥临摹诸家法帖十分勤快,连做梦都是在临帖。有一天晚上,郑板桥东指西横,梦中误将指头横在夫人背上大肆临摹。夫人惊醒,郑板桥在睡梦中听得夫人娇声曰:“人各有体!”

郑燮《东坡烟江叠嶂诗卷》 局部01

郑燮《东坡烟江叠嶂诗卷》 局部02 纸本 纵23.5厘米,横82厘米 常州博物馆藏

郑板桥幡然醒悟,尽毁所有法帖,自己另创一体——“六分半”书,也叫板桥体。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

郑燮《行书页》 1745年 纸本 纵24.5厘米,横28厘米镇江博物馆藏

如果将中国书法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就是这树上的细枝末叶。后来学写“六分半”者,已然成了细枝末叶上的尘埃,一阵风过,自然无影无踪。

尤擅画竹、几可乱真

郑板桥的“竹风”韵超然,首先得之于喜竹爱竹。他认为竹子“坚强”: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烈日,都是身板挺直。青青郁郁,竹子“虚心”;不论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都是空心如一,从不妄自尊大;竹子有“节”,经得起磨难不“变节”。竹子的风格与板桥的脾性契合,物我交融。

关于郑板桥画竹传神,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郑板桥有一个朋友,家里新砌了一道墙,请求郑板桥给在墙壁上画个画,郑板桥见推不掉,就要来了半小盆墨,然后撑着喝醉后摇摇晃晃的身体走到墙壁前面,用手往盆子里一沾,就往墙上抹起来,抹了几把,又把整个盆子端起来,将里头的墨汁整个都泼到墙壁上,弄得黑鸦鸦一片。之后的一天,一场大雨过后,这道墙壁前面竟然死了上百只的麻雀。

过了一些时日,来了一个老头,来到这主人家门口,就对着这道墙壁仔细地看。老头边点头边说道:“这画,真是太好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画的是竹林,只有打雷下雨的时候,闪电一照,才看出是竹林,麻雀将它当成真的竹林,飞来避雨,所以就撞在墙上死了。”

即使是在晚年时画的《竹石图》,全幅画虽不着色,却使人感到翠色欲流。他自己为这幅画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画了40年竹子,郑板桥悟出了绘画须“去掉繁杂,提炼精髓”的道理。

【更多精品书法欣赏】

行书四言联 66.7X16cmX2 扬州博物馆藏

释文:移花得蝶 买石饶云

郑燮《行书四言联》 73X24cmX2 纸本 湖北省博物馆藏

郑燮《行书五言联》 93X20X2cm 纸本 广州美术馆藏

释文:妙墨旋疑漏 雄才欲唾珠

郑燮《行书七言联》 1763年 115X28.5cmX2 纸本 重庆博物馆藏

释文:操存正固称完璞 陶铸含弘若浑金

郑燮《行书七言联》 1765年 145.3X23.1cmX2 纸本 扬州博物馆藏

释文:琢出云雷成古器 辟开蒙翳见通衢

行书七言联 116×22cm×2

墨竹一支宣德纸,香茗半瓯成化窑。

郑燮《行书七言联》 1758年 121X26.5cmX2 纸本 安徽省博物馆藏

郑燮《行书七言联》 128.2X26.5cmX2 扬州博物馆藏

浮碧一川思训画,硬黄半榻右军书。

郑燮《行书七言联》 124.8X28.4cmX2 扬州博物馆藏

郑燮《草书七律》 纸本 纵179 横96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郑燮《草书七律》 纸本 91×51cm 西泠印社藏

行书中堂

行书满江红轴 109.7X48.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中堂 70.8X43.1cm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论书轴 纸本 纵104.4厘米,横54.5厘米

郑板桥的一幅“难得糊涂”让我们领略了这位书画大师的墨趣之妙,也让我们明白,身处官场的他,这一辈子又有过多少“难得糊涂”的时刻。

郑燮行书《吃亏是福》

在中国深邃千年的处世哲学中,

“难得糊涂”四个字

包含着多少人的多少感慨,

叹息、沉重和忧伤,

而又有多少不满,

多少牢骚在其中?

殊不知聪明难,糊涂更难,

放下即心安,吃亏乃福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