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多少集 《琅琊榜》全集兔兔达
有一部叫做琅琊榜的剧,据说已然热播很久,可是究竟什么是琅琊呢?
好吧,那么司马就来揭揭琅琊的底——最早,那就得追究到封神榜那个时代,据说姜子牙受封为齐国国君之际,便在他的封地打造了八神祠庙,其中有个“四时主祠”,就建造在东边大海旁的琅琊山上——为什么造在这里呢,自然跟古人“日出东海”这个概念有关,既然太阳是从东边的大海中升起,那么在这里观日出也是极合适的了!
往后便到了春秋时代,一位历史上颇著名的霸主便把都城从遥远的浙江迁徙至此,他就是越王勾践。自然,更贴切的说法,其实不是正式迁都,而是建立类似君王行营的机构而已。据说,正是这位君王,在琅邪山上“立观台以望东海”。
自然,勾践的霸业只能说是昙花一现而已,随后登上狼邪山的,便是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始皇帝嬴政,就是他,在山上筑了个台阁,便叫做琅琊台。还立下石刻,说了一大通自我表扬的话。高兴之余,便有了派徐福带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蓬莱仙人的故事。
许多年之后,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还是来到琅琊,这时候徐福还没求到神药,怕被皇帝责怪,这就扯个弥天大谎,说好几次都快要到蓬莱仙岛了,可海里偏偏出来好大一条“大鲛鱼”,不让我们过去。所以啊,请求皇帝派几个神射手过去,用连弩去射它。
大鲛鱼又是什么生猛动物呢?原来那就是大白鲨。以当时的海船,似乎还真弄不过它。于是秦始皇便火大了,特意从琅琊出海去,一直航行到山东烟台北边一个叫做“之罘”的所在,还真遇上一条好大的鱼,放箭一阵乱射,据说把鱼给射死了这才回来。
如此说来,琅邪那就在山东,可是琅琊榜讲的却是南方的事,这又如何解释呢?这就说到自汉末三国一直到南北朝的战乱年代,那个时候大批琅琊人氏便离开家乡,往南方去。譬如诸葛亮,就是琅邪人,他去了隆中;他哥诸葛瑾,也是琅邪人,则去了江东。一个更庞大的家族更是琅琊王氏,古人常挂在嘴边的孝道故事中便有一则,说的是王祥的后妈爱吃鱼,于是他就在寒冬腊月脱掉衣服融化冰块以求鱼的故事。而这王祥便是琅琊王氏德始祖,当晋代大乱之际,就是这王家的后人王导,扶持起了东晋的半壁江山,以至于有“王与马(司马)共天下”的传言。而那位大书法家王羲之,便是这个大家族的后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些南迁的琅琊名人,便在今安徽的滁州,重新命名了一座琅琊山。许多年后,当欧阳修来到这里,便撰写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事实上,这便是小说《琅琊榜》中的琅琊山之所在,琅琊阁就在这山顶之上,每年都会发行江湖排名榜单,是为“琅琊榜”。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不论是江左盟也好,琅琊榜也罢,在那个时代,北方已成狼烟践踏之所,中原汉文明的余光,仅存于南国的烟雨中。
回看上一集:《琅琊榜》背后那些事 以七千兵横挑北方强邻的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