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属于低保吗

时间:2023-05-11 18:0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1000 评论:0

文|小鱼

编辑|知文


01

我国对于单亲家庭及单亲儿童的研究主要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并且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并且关注的领域更加广泛。

通过梳理现有关于单亲家庭儿童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心理学以及教育学领域。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及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研究、单亲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及解决策略研究和针对单亲儿童某一特征的介入性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可以发现大多研究不再只关注于单亲家庭儿童的某一个问题,而是综合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有相关学者根据以往关于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对策,认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还要将学校教育作为关键环节,同时社会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三方相互沟通协作,共同为单亲家庭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关于单亲家庭儿童心理特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存在两种研究角度,大部分学者认为相较于完整家庭的儿童。

单亲家庭儿童更容易产生自信心低下、焦虑、孤僻内向、缺乏安 感、自我认同感差、自尊水平低等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

单亲家庭的成长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分离会削弱安全型依恋,减少家庭带给儿童的爱与信任,从而出现焦虑、恐惧等不安全感。

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单亲抚养对子女身心上造成的消极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能对儿童给予及时、正向的引导,单亲家庭儿童可能会表现得更自立且责任感更强。


02

大多数儿童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其对单亲家庭结构有较好的适应力,研究指出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双方关系的融洽程度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且单亲抚育的影响因人而异。

单亲家庭儿童外显行为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儿童行为的对比来分析儿童可能存在的偏差行为,单亲家庭儿童在问题行为方面与完整家庭儿童存在巨大差异。

单亲家庭儿童的决能力、自我行动及行为负责能力都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研究认为单亲抚育模式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会对儿童自立行为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也有研究认为单亲抚育和子女的犯罪行为是正相关的。

父亲角色的缺失会增加青少年出现犯罪问题的概率,单亲家庭结构可能会诱发青少年产生犯罪行为如吸毒、偷窃、滥交和酗酒等越轨行为。

社交焦虑概念的研究

关于社交焦虑概念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初期,首次界定社交焦虑概念的人是德国学者Casper。

他在一篇文章中将赤面恐怖界定为个体在与外界交往时,由于面对他人而感到羞愧而脸红,并主观产生了焦虑、恐怖情绪,认为在他人面前脸红是一件羞耻的事。

而正式提出“社交焦虑”这个专业概念的人是英国精神病学专家Mark和Gelder, 他们总结了社交焦虑者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对社交场合过于恐惧,害怕在社交场合中与众人交流、吃东西。

1970年Mark完善了社交焦虑的概念,重新使用社交恐怖症这一概念,并强调了社交恐怖症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个体主观上担心、害怕他人在社交情境中关注或 嘲笑自己的行为。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相关部门对社交焦虑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

认为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当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与他人交流或被关注时会感到强烈且持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会担心自己的行为被人嘲笑或令人难堪,同时生理上可能会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从而主观上回避社交行为。


03

从此之后,社交焦虑的概念有了国际公认诊断系统的界定。

国内关于社交焦虑的研究和认识相对较晚,社交焦虑障碍首先作为心理精神疾病在医学领域提出,随后又受到其它领域的关注。

虽然不同领域学者对社交焦虑问题的研究重点都有所不同,但在界定概念时都提到了社交焦虑状态下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特征。

国内有学者认为社交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社交焦虑是对社交环境的恐慌和紧张。

根据“镜中我”理论可知,当个体由于他人关注到自己的行为而产生忧虑时,就会因思考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得体而产生焦虑情绪。

也有学者认为社交焦虑是一种行为表现,社交焦虑表现为一种社交回避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个体在陌生社交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关于社交焦虑障碍的相关概念,国内学者将其界定为:

社交焦虑障碍又称社交恐惧症,是一种持续性强的慢性心理障碍,是指当个体被众人关注或审视,以及在公众社交情境中时表现出持续且过度的紧张与恐惧感。

社交焦虑者会对一切社交活动感到害怕,比如与陌生人沟通或打电话等。

儿童社交焦虑的成因和表现

关于儿童产生社交焦虑问题的成因,各界学者都提出了基于各领域的不同观点与见解。通过梳理总结,可以将儿童产生社交焦虑情绪的成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方面,每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有自己的独特性,儿童个体的性格特点、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掌握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儿童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在社交场合中的心理和情绪。

儿童在成长期身心发展不协调,对外部社交环境的融入适应能力不足,自我认知处于低自尊和低效能感状态以及社交技能的缺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儿童在社交中产生恐惧、焦虑情绪,且出现社交回避行为。

自尊是情绪情感的直接制约因素,当个体处于低自尊感且自我认同感较低时, 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社交焦虑情绪。


04

儿童的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儿童处于有压力的环境时,为缓解压力会损耗其自身的身心精力,从而导致投入到人际交往等社会化行为的精力减少,造成其社交焦虑情绪更加明显。

客观因素方面,家庭作为儿童初级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儿童的性格塑造和行为习惯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冲突以及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儿童产生社交焦虑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长期目睹父母冲突或亲子关系紧张。

会使儿童产生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抑郁、自卑、焦虑以及暴躁等消极情绪,产 社交防御行为,恐惧社交场合,导致社交焦虑问题产生。

父母长期处于冲突状态或不良关系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性格塑造,进而出现焦虑、抑郁或攻击行为,难以与同辈群体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

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了子女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我认知的塑造,以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相关,在长期消极、否定的教养方式下,子女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情绪。

且随着对儿童社交焦虑的关注和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社交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不是由某一个单一因素决定的,社交焦虑问题的产生是一个个体内外因结合,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存在社交焦虑问题的儿童的显著特征大多是低自尊水平,同时低自尊感也是导致儿童产生社交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儿童的自尊感与社交焦虑水平关系密切。

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和其心理素质与自尊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

如果儿童的自尊水平较低,其在社交活动中就相应地较缺乏安全感和自信,他们会在主观认知上惧怕社交活动,从而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和社交回避行为。

且儿童长期处于社交焦虑下还会引发其他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缺陷。当存在社交焦虑问题的个体处于社交情境中时,其会不自觉地在意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并夸大他人的评价。

导致个体过度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敏锐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进而造成其内心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并在生理上出现不适反应如呼吸紧促、不自觉发抖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