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聊聊大未必佳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13 18:1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1970 评论:0

主人公简介。孔融(153年-208.09.26),字文举,别称孔北海、孔少府,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第20世孙,家学渊博。汉献帝即位后做过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将作大匠、太中大夫等官职。孔融喜欢宾客,爱抨议时政,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洛阳应天门

成语典故一。小时了了[xiǎo shí liǎo liǎo]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从小聪明伶俐,尤其擅长辞令,小小年纪,已经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10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司隶校尉√是很负盛名的李膺[yīng]李元礼。由于李膺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不是他的亲戚,就是当时很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10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李膺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来也来到太守府,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被孔融的一句话给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才的。就如王安石《伤仲永》中的方仲永。

成语原文一。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

洛阳栾川老君山

成语典故二。忘年之交[wàng nián zhī jiāo]出自南朝宋·范晔[yè]《后汉书·祢[mí]衡传》。

祢衡和孔融结交为好友的时候,祢衡未满20岁,孔融已40岁了。正是因为孔融看重祢衡的人才,所以愿意结为忘年之交。后来“忘年之交”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指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

成语原文二。“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成语典故三。孔融让梨[ kǒng róng ràng lí ]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道德常识。孔融让梨是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成语原文三。“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洛阳老照片(来自网络)

成语典故四。覆巢之下安有完卵[fù cháo zhī xià ān yǒu wán luǎn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汉献帝时,曹操独揽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孔融一直以道德贤人著称,但古人对他的评价是“文如孔融,武如吕布,文武曹操兼之”。孔融恃才傲物,但又不是经世之才,经常讥讽曹操。一次,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孙权,孔融反对,劝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听,孔融便在背地里发牢骚。御史大夫郄[kè]虑平时与孔融不和,得知这个情况后,便添油加醋地向曹操报告,还挑拨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曹操大怒,当即下令将孔融全家抓起来一并处死。孔融被逮捕时,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9岁,小的8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他的儿子从容地说道:“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成语原文四。“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39;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39;寻亦收至。”

洛阳牡丹

小知识:建安七子,是东汉末年建安年间(196年-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