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尾巴像什么 燕子的尾巴图片

时间:2023-04-17 22:3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5206 评论:0

他是中国文学研究所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又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他笔下译注的泰戈尔《飞鸟集》被世人公认为经典;他写书、编书、译书……一辈子与书结缘,他就是郑振铎。1958年10月18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燕子归来寻旧垒”,今夜,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学世界……

《海燕》

作者/郑振铎(有删减)

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图画中。

乌黑

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了开去。

小燕子

带了它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同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觳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了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有

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往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洽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它们展开双翼,身子一落,在海面上从容地憩着了。

就在

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向远处窜去;随着它们飞窜,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海燕》是郑振铎的代表作之一,而对《飞鸟集》的翻译则是郑振铎的主要成就。《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一部著名诗集,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郑振铎用巧妙地手法和诗一般的心绪翻译了《飞鸟集》,使得泰戈尔的名字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诗歌也风靡中国。《飞鸟集》中带给我们的自由与烂漫,到今天依旧令人心动……

作者/泰戈尔 翻译/郑振铎(节选)《飞鸟集》

我们的生命就似渡过一个大海,我们都相聚在这个狭小的舟中。

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往各的世界去了。

This life is the crossing of a sea, where we meet in the same narrow ship.

In death we reach the shore ?and go to ?our different worlds.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Roots are the branches down in the earth.

Branches are roots in the air.

弓在箭要射出之前,低声对箭说道:“你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

The bow whispers to the arrow before it speeds forth——Your freedoom is mine.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郑振铎在译完后,曾形容诗集中“包含着深邃的大道理”,他还形象地指出,泰戈尔的这部散文诗集“像山坡草地上的一丛丛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阳光下,纷纷地伸出头来。随你喜爱什么吧,那颜色和香味是多种多样的”。

但诗人并不是为了自然而写自然,这里的自然是和人相契合的。如燕归来,仍寻旧垒……

《怀念振铎》作者/巴金 (有删减)

△ 资料图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随后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

郑振铎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直接影响了冰心、老舍、巴金等人的创作道路。他发明了“漫画”一词,首译过《国际歌》,翻译了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等诗歌,并且还创办了《儿童世界》、《文艺复兴》等刊物。

可他的生命被一个意外的句号终止,1958年10月18日,他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我心里一惊,伸出手去,什么也没有,真的告别了!

1958年振铎在苏联遇难,当时我正在莫斯科,得到消息最早,总疑心是在做梦。第二天在回国的航机上,我一直想着振铎,我想知道,他最后在想什么?在北京分别的情景还在眼前。那个中午,他约我在一家小饭馆吃饭,他提起要为亿万人的幸福献身。不过三个月的时间,难道我们就只能在这一片“棉花”中再见了?

△ 资料图:居京期间与夫人高君箴和女儿的合影

我安全地回到北京,机场上看不到任何熟悉的面孔,眼前有只大手若隐若现仿佛等着和我握手,我心里一惊,伸出手去,什么也没有。真的告别了!

他很少动怒,但是对人对事也认真

40年过去了。40年中,我只写过一篇哀悼他的文章,是从莫斯科回来后为报社匆匆写成的,现在忽然感到内疚,好像侮辱了朋友。

△ 资料图:郑振铎与老友们在北海五龙亭 前排左三郑振铎、左四巴金

我不曾参加文学研究会,圣陶和振铎都是我的前辈。有一段时期我经常同振铎一起搞编辑工作,我有些固执己见,他比我宽松,厚道,喜欢帮助年轻人,我很少见他动怒,但是对人对事他也认真。

我曾批评他“抢救”古书,直到后来才算懂得他的一番苦心。

△ 资料图:时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郑振铎(右二)

我看到过敌伪时期他住过的小屋,为了“抢救”宝贵的图书,他宁愿过艰苦的生活,甚至拿生命冒险。可我当时并不理解他,认为不能抱着古书保护自己,即使是稀世瑰宝。

我批评他“抢救”古书,批评他保存国宝,直到后来我看见他保存下来的一本本珍贵图书,听见关于他过着类似小商人生活,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用种种办法保存善本图书的故事,我才了解他的那番苦心。

△ 资料图

今天又想起了振铎,是在病房里,我已经住了四年多医院了。我对自己说:“这该是我的最后的机会了。”我感觉到记忆摆脱了我的控制,像骑着骏马向前奔逃,不久就将留给我一片模糊……

文/综合央广网网、中国网等

图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写留言」

聊聊你心中的郑振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