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润滑油 沐浴露能当润滑油么
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润滑剂的交叉污染一直都是审核关注重点之一,食用油脂是否可以替代食品级润滑剂?
1相关标准中的要求
2食用油脂可作为润滑剂用在食品机械上吗?
通过以上标准要求,大家可以得知,只要能保证食品安全要求的油脂或食品级的产品都是可以使用的。那我们日常食用的植物油或动物油脂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吗?
2.1食用油脂作为润滑剂使用的安全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植物油的组成,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及多种不饱和酸组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安全的并且适合人类食用的。回想一下,我们平时在什么环境下保存植物油才是安全的呢?
为啥?这是因为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双键在氧气的作用下会产生过氧化物,光照也会加快油脂氧化的酸度,另外,油脂的温度越高,氧化作用也就越明显,大家应该发现夏天油脂更容易出现哈喇味,更易出现酸败。
那么动物油脂呢?以猪油为例,猪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通常比植物油高,因为动物油脂一般经过熬炼而成,含有光敏化剂血红蛋白和金属离子,并经历了高温阶段,比植物油更容易氧化酸败。
在食品工厂高温高湿环境中,食品机械高速运转的情况下,食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脂更易发生氧化反应,很快就会长细菌、发霉变质,产生有害物质,一旦与食品接触,就会造成食品污染问题,不能保障保证食品安全啦!如果不慎混入产品,可能会导致产品过氧化值超标;同时,使用植物油,如大豆油,还有可能引入过敏原(非精炼油)和转基因的问题。
2.2食用油脂的润滑性能
润滑剂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机械的摩擦和磨损,对润滑剂密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和倾点、酸碱值、中和值、水分、机械杂质、热氧化稳定性、低温性能和粘温性能等指标,均有要求。
食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脂是具有一定润滑性能,但是因为产品预期用途不同,很难满足润滑剂的要求,如果在使用食用油脂作为润滑剂,不但达不到润滑效果,氧化后物质可能还会腐蚀金属,更易造成机械部件的磨损。
3食品级润滑剂的要求及性能
3.1食品级润滑剂的定义
食品级润滑剂是指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制造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用于偶然、技术上不可能完全避免会与产品和/或包装发生接触的润滑点使用的润滑剂,即使偶然接触产品也不会使产品产生安全性污染的风险。
3.2食品级润滑剂的要求
1999年起,NSF接管USDA认证润滑剂的安全工作,采用了之前对润滑剂的审评条件,在达到食品级要求的基础上要符合相关机构的规定。润滑剂的产品认证需要在美国基金会毒理学家的审核通过下才予以认证。提请NSF注册并达到标准要求的产品会获得唯一注册号,同时NSF会通过其官方网站进行公布,获得注册的产品在产品包装上可使用其NSF的标识。
NSF认为食品级润滑剂应该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满足机械使用要求和化学物品管理规定;
2)无毒、无色、无味,满足食品卫生要求;
3)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4)对原料有严格限制;
5)取得NSF认证,方可用于食品机械的润滑。
3.3食品级润滑油的分类
NSF将食品级润滑剂分为以下几类:
我们食品工厂中常见的食品级润滑剂主要是H1级认证。
3.4食品级润滑油的成分
从成分上来看,食品级润滑剂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配而成。基础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精制矿物油(白油),通常为C17-C35的支链烷烃,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不含芳香烃类,含硫量小于10ppm;另一种基础油为人工合成,主要有聚α-烯烃(PAO)、硅油、全氟聚醚。与普通润滑油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组分,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都是无毒无害的,偶尔和食品接触也不会污染食品。
工业润滑剂的基础油精度不够,含有多达16种多环芳香烃的致癌物,如3,4苯并芘、苯、甲苯、苯酚等,另外,工业级润滑剂的添加剂为了增强性能,使用的添加剂含有重金属、硫、磷和氯等有害成分,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3.5食品级润滑剂的性能
食品级润滑剂针对食品行业不同的工作环境、工艺及设备性能开发,如高温、低温,负荷或高湿度等情况开发的,食品级润滑油会针对性的设置不同的配方,需具备良好抗氧化、耐高低温、抗乳化性能,及润滑性能。操作温度范围宽、黏温性能好、黏度指数高、倾点低和蒸发损失小,使用寿命长,能很好地减少机械磨损率、防止金属表面锈蚀,而且组分纯净单一、无毒无害无色,对添加剂感受性好,与食用油脂相比,有更好的疏水性能和耐温抗氧化性能。
另外,润滑剂常处于高速运转的传动系统、高温等环境中,这对润滑剂优良的氧化稳定性、负载能力、减磨性以及防腐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小结
采用食用油脂替代食品级润滑油,存在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对食品的污染程度并不比普通工业润滑油低,还会对机器设备运转性能造成很大损害,大幅降低机器设备寿命,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每台加工设施及机器中的所用条件不尽相同,企业应根据设备(可查看设备铭牌)使用需求,温度及转速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食品级润滑剂,采购人员应从具有相关资质的厂家采购,并索取相关资质证件。如所采购的润滑剂属于进口产品,应至少附有:进口商品检验证明、产品中文标签及中文使用说明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