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简介 哈姆雷特英文版简介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作者简介
威康·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英国戏剧家、诗人。他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市民家庭,13岁时,家道中落的莎士比亚被迫中途辍学。18岁结婚,迫于生活的压力,婚后不久他就只身去伦敦谋生,开始接触不同阶层的生活,加深了他对生活的认识。他先后干过杂役、清洁工和临时演员等职业。在掌握了戏剧创作和演出技巧之后,他开始着手改编旧戏,修改其他剧作家的剧本以供剧院排演。不久他开始进行独立创作。在之后的20多年里,莎士比亚凭借丰富的生活阅历、娴熟的舞台经验和勤奋的努力,连续创作出了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1610年前后,他退出伦敦戏剧界,返回家乡,1616在家乡因病逝世。
较之诗歌创作,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戏剧作品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早期是历史剧和喜剧,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和《亨利五世》(1599)等9部,喜剧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和《皆大欢喜》(1600)等10部,此外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3部悲剧;中期以悲剧为主,包括四大悲剧:《哈姆雷特》(1595)、《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和《麦克白》(1606)以及其他3部作品,此外还有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终成眷属》等5部作品;后期为传奇剧时期,代表作为《暴风雨》(1611)等5部和1部历史剧《亨利八世》
背景链接
《哈姆雷特》的创作时间大约在1601年,它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并称为欧洲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
该剧的题材取自1200年的丹麦历史,虽然相同的题材有过不同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但都没有超过莎士比亚对它的再现,原因在于莎士比亚赋予这段历史以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哲理内涵:他通过对哈姆雷特复仇故事的描述,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晚期欧洲社会的历史生活。因为在文艺复兴后期,前期的人性张扬演变为后来的为所欲为,世风日下和泛滥的私欲令莎士比亚感到痛心疾首。这在《哈姆雷特》一剧中有较为集中而明显的展现。
内容摘要
刚从德国威登堡大学留学归来的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国年轻的王子。就在他回来之前,他的父亲突然暴亡,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死后不到两个月就改嫁给他的叔父克劳迪斯——现在丹麦的新国王。国人对这种混乱的宫廷生活议论纷纷,刚回来的哈姆雷特也有诸多疑忌。朝廷里的许多丑陋现象和他的想象相去甚远,他感到内心无比苦闷。
这时,他的朋友霍拉旭与士兵在守夜时,竟遇到了已故国王的亡魂,正当霍拉旭想上前询问时,天亮了,那国王的亡魂也随之消失。初闻此消息的哈姆雷特十分震惊,决定私下里亲自去看看。在克劳迪斯和大臣们寻欢作乐的一个夜晚,哈姆雷特来到城上,真的见到了父王的亡魂。亡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是被阴谋害死的,而他的弟弟克劳迪斯就是真正的凶手。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他的弟弟克劳迪斯趁他午睡时,把有毒的汁液从他的耳朵灌进,毒液在大脑里扩散,导致他七窍流血而亡。克劳迪斯将这一谋杀事件说成是老国王在无意中被毒蛇咬死。父亲的亡魂要求哈姆雷特为他报仇雪恨。
开始哈姆雷特并不完全相信他父亲亡魂的证词。为了避免克劳迪斯对他产生猜忌,哈姆雷特佯装发疯。对哈姆雷特的发疯,每个人的反应各不相同:克劳迪斯和王后对此感到十分疑惑,心怀鬼胎,猜测事情发生的原因;哈姆雷特的朋友们认为他是因为父亲的猝死而悲伤过度导致的;克劳迪斯的亲信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雷特是因为爱情而疯狂,原因是哈姆雷特正在热恋他的女儿奥菲利娅。为了证实波洛涅斯的猜测,克劳迪斯命令波洛涅斯设计让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见面,然后他们在幕后偷听两人的谈话。此时的哈姆雷特正由于直面死亡而对人生产生困惑,沉浸在自己对人生、对罪恶的思考之中,同时还出于对不泄露复仇计划的考虑,他对奥菲利娅说了一番相当混乱却又无比深刻的疯言疯语。心怀鬼胎的克劳迪斯认为哈姆雷特的发疯并非由于爱情,还另有深刻的原因,暗自在内心对哈姆雷特产生了戒备。恰逢这时有个戏团在宫廷演出,哈姆雷特暗中安排了一场影射克劳迪斯篡位的戏,结果在旁看戏的克劳迪斯未等演完便原形毕露,仓皇离去。这一切被哈姆雷特看在眼里,从而坚信了父王亡魂的证词。此后,诚惶诚恐的克劳迪斯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祷告,哈姆雷特本想乘机将他杀死为父王报仇,但他认为在人向上帝祷告替自己赎罪时杀他不合情理,便放弃了这次复仇良机。
王后让哈姆雷特到她的寝宫去,以劝说自己的儿子与叔父和解。波洛涅斯在克劳迪斯的授意下去监视他们母子,哈姆雷特误以为在帷帐后面偷听他们谈话的是克劳迪斯,便一剑向他刺去,不料却误杀了波洛涅斯。克劳迪斯利用这次机会把哈姆雷特送到英国,并设计让英王除掉哈姆雷特。不料这阴谋被哈姆雷特在无意中识破,从而免遭毒手。在经历种种周折之后,哈姆雷特重返丹麦。这时的奥菲利娅在接连遭受情人发疯和失去父亲的双重打击下,不幸精神崩溃,在她带着自己编织的花冠外出时,意外落水身亡。刚返回的哈姆雷特正赶上奥菲利娅的葬礼,他为此悲痛欲绝。
哈姆雷特平安返回,克劳迪斯十分恐慌。接着他精心安排了一场宫廷比武,想借报仇心切的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之手来杀掉哈姆雷特,以绝后患。为了保险起见,克劳迪斯不仅准备了毒酒,还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淬了毒药。出人意料的是,在比武过程中,王后误饮毒酒身亡,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剑,生命垂危。就在哈姆雷特临死之前,他咬牙挺身而起,一剑把克劳迪斯刺死了。在手刃杀父仇人之后,哈姆雷特也因身中毒剑而不幸身亡。
这时,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正率军路过丹麦,便乘机攫取了丹麦王位。
解读引导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巅峰之作,它不仅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还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时代本质的深刻思索和对人类自身价值的重估。他为世界文学长廊贡献出了一个不朽的悲剧艺术形象,哈姆雷特的人生悲剧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内容和人类永恒的困惑与痛苦。
作为一个新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对人充满信心,并梦想着自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哪知他所面对的是一个丑陋的现实世界:为了夺取权势,克劳迪斯不惜谋杀兄长、娶自己嫂子为妻;在情欲的诱惑下,乔特鲁德在丈夫死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诸如此类的背叛与屈服、欺诈与虚伪令哈姆雷特感到无所适从。出人意料的是,哈姆雷特竟又被命运赋予他重振乾坤的责任。随着理想破灭、家庭崩溃和感情失败,哈姆雷特对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一美称产生了怀疑,在他眼里,人不过是其自身欲望和弱点的不幸混合物。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天使与魔鬼的搏斗战场,就是人的心灵”。他的佯疯,他的延宕,他的决心和犹豫,他的坚定和懦弱,在行动和思想之间划开了一条明晰的界线。结果他不仅变成了“思想的巨人”,他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动的矮子”。
哈姆雷特不仅看穿了时代的混乱本质,对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也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在他对奥菲利娅讲的那番疯言疯语里,显示出他的深刻洞见和睿智认识。他对人由盲目的乐观认识转变为无比清醒的深刻预见,由对人类充满希望的憧憬转变为对人类前途悲观的感慨。残酷的现实不仅是他个人命运悲剧的根源,还是整个人类困境的缩影。当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破灭之后,对自己的不幸、对生活的窘境和人类的出路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较之情人奥菲利娅的真疯,哈姆雷特的佯狂是出于蓄意而为;同样是替父报仇,雷欧提斯显得无比轻率和鲁莽,被人利用而浑然不觉;福丁布拉斯表现为当机立断,有勇有谋;哈姆雷特虽然一度犹豫不决,但一切都出于慎重考虑、从长计议。在克劳迪斯的种种阴谋面前,哈姆雷特不仅没有被自己的痛苦所麻醉,也没有被自己的混乱思索所迷惑。在理智的正确引导下,他实现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尽管是一拖再拖的复仇。当哈姆雷特看穿了丑陋的现实之后,他并没有彻底地完全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而是试图用自己的思索和行动来证实人的价值。在这个是非颠倒的世界上,他仍保存着人的尊严和价值。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的不幸是我们所有人的不幸,他的正直和坦率是人类良知的集中体现。
名言警句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2.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为,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内心。
3.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名家评论
1.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大作家本·琼生高度赞扬莎士比亚,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2.德国大文豪歌德在其代表作《威廉·迈斯特的学校时代》中间接地提到哈姆雷特的人生悲剧:“莎士比亚要描写: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不能胜任的人身上。这是一棵榭树栽种在一个宝贵的花盆里,而这花盆只能种植可爱的花卉;树根伸长,花盆就破碎了。”
艺术赏析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历经时间的考验而经久不衰,他的戏剧作品被公认为是经典文学不可企及的典范。
一、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涵。《哈姆雷特》有三条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从中穿插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两条副线。除复仇的主要情节,将谋杀、爱情、死亡和哲理思索糅合在一起,大大地丰富了戏剧本身的思想内涵。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涉及到作品中所有关键人物,克劳迪斯的阴谋将与哈姆雷特有关的朋友、情人、部属等都紧密连接在一起。
二、鲜明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笔下的戏剧人物均是典型的艺术形象。《哈姆雷特》中的主要角色无一不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忧郁而深沉的哈姆雷特、多情又无奈的奥菲利娅、阴险狡诈的克劳迪斯、软弱而又愧疚的乔特鲁德、英明果断的福丁布拉斯、盲目的雷欧提斯等,他们没有明显的好人和坏人之分,只不过每个人都有无从避免的优点和缺点,善与恶凸出或弱化而已。这就赋予人物角色丰富而深刻的性格内涵,他们的内心搏斗和灵魂挣扎无不是其自身优点或缺点的集中展现。
三、丰富的戏剧语言。《哈姆雷特》里的每个主角都有鲜明的个性语言,既包括生动活泼的口语,又有流畅的书面语。它集优美而又深邃的哲理诗语言、雄辩的演说词锋和深刻的哲理内涵于一体。其中哈姆雷特那段著名的内心独白成为该剧的核心,也是解读作品本身丰富的思想内涵的钥匙。类似的个性化语言是莎士比亚所有剧作的共同语言特征,已成为英语的典范式口语或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