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历史简介 有关长城的介绍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千多年的修筑和延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但是,长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道连续的城墙,而是由各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分段修筑而成的。那么,为什么一开始不是一道连续的城墙呢?这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面临着强大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东胡等的威胁,他们经常南下掳掠中原地区的人口、牲畜和财物。
为了防御这些外敌,各个诸侯国都在自己的边界上修筑了城墙、堡垒、障碍等防御工事。比如楚国在河南南阳地区修筑了方城;齐国沿泰山山脉修筑了长城;燕国在易水上修筑了长城;赵国在漳水上修筑了长城;魏国在西河郡修筑了长城;中山国在西部修筑了长城等等。
这些长城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有些用土夯筑,有些用石块砌成;有些沿着平原或河流布置,有些顺着山岭或险要设置;有些只作为边界标志或警示作用,有些则配备了敌台、烽火台等军事设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公元前221年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并将各个诸侯国原有的分段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和加固,在西起甘肃临洮(今临洮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全长约5000公里左右 。
这就形成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万里长城,并奠定了后来各代长城沿线走向与规模基本框架。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一个宏伟壮观的工程,主要得益于他所建立起来强大而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制度、统一文字制度以及庞大而高效率劳动力动员机制。
汉代继承并发展了秦朝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攻击与防御相结合战略,在文帝到宣帝期间先后进行过多次对匈奴的战争,将长城沿线的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并在长城以外修筑了屯田、屯兵、屯马等军事设施,形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对西域的控制,又在河西走廊修筑了一条从敦煌到玉门关、阳关的长城。汉代长城主要用土夯筑,高约5米,宽约6米,每隔几公里就设有敌台、烽火台等军事设施。汉代长城总长度约1万公里左右。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政局动荡不安,各个政权都无力维护和修缮长城。同时,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如鲜卑、柔然等不断南下侵扰或建立政权,导致长城沿线的地区多次易手或被废弃。这一时期的长城只是零星地进行了一些修补和改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隋唐时期,在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中国后,在北方边境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和加固工作,并在原有基础上向西延伸至嘉峪关。隋代长城主要用石块砌成,并在墙体上开设了射箭孔和观察孔。隋代长城全长约6000公里左右。唐代由于对北方游牧民族采取了联姻和平衡等手段,并且实力强盛,所以对于边境防御并没有太大重视。唐代只是在部分地区进行了一些修缮和增建工作,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宋元明清时期,在宋朝建立后,由于北方辽金元等政权的威胁和压迫,宋朝不得不加强对边境防御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宋朝主要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进行了大量的修筑和加固工作,并且增设了许多军事设施如箭楼、马面、敌楼等。宋代长城全长约7000公里左右。元朝统治者蒙古人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出身,在征服中国后并没有重视对边境防御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元朝只是在部分地区进行了一些修缮和增建工作,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规模修筑和完善长城工程的时期。
明初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秦王李善率领30万大军北伐蒙古,并开始着手修筑新式石土结合型长城。明代长城的特点是用石块或砖块砌成墙体,用黄土或灰浆作为填充物,高约6米,宽约5米,每隔几公里就设有敌台、烽火台、马面、箭楼等军事设施。明代长城从嘉峪关一直延伸至山海关,全长约8800公里左右。
清代入关后,由于对北方蒙古和西藏的控制加强,并且与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等边界协议,所以对于边境防御工程并没有太大重视。清代只是在部分地区进行了一些修缮和增建工作,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长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道连续的城墙,而是由各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分段修筑而成的。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它既是中国古代人民抵御外敌侵略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历史开讲